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5.jpg 1.jpg 4.jpg 3.jpg 2.jpg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张广瑞:公共旅游服务设施,北京不能止于铛铛车

 

还是2008年在北京要举办奥运会的前夕,在前门大街上恢复了一段老北京人称作铛铛车的老式有轨电车,很显然,那是在前门大街改造中作为吸引外地人游览而增加的一个项目,一共3站地,花20块钱,过个铛铛车瘾,那也曾热闹了一阵子,被人戏称为玩具电车,不过现在早已经不那么让人待见了。

今年的国庆节前,作为观光专线的铛铛车再现于北京城区,全长15公里,设21个站点,全程收十元钱。这一消息当时作为头条新闻现于不少京城媒体,自然也博得了一些溢美之词,其中最为动人的是仿真的“原汁原味”,让人动心的是耄耋老人“儿时的回忆”。

北京城多了几辆外观别致的铛铛车,宛如一道风景线,自然是一件好事,或许会增添些许“穿越感”的点缀。然而,北京作为一个国内外游客云集的超大城市,每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数以千万计,从满足大众旅游者和当地市民的旅游需求来讲,公共旅游服务设施不能止于几辆让一些人怀旧老街景的营造上。说句实话,北京目前旅游发展最缺乏的不是铛铛车,而是更加符合现代旅游需求的城市观光车。

北京有轨电车始于1924年,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逐渐被淘汰,至今已达半个世纪之久。当今还真惦记着这个老物件的自然是那些老北京人,但对他们来讲,留在脑海中的也未必都是赏心悦目的记忆,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了。这样的古董车放到博物馆或游乐园里似乎更能慰藉这些人的怀旧之情,而并非蹒跚在当今熙熙攘攘的大街上。

再仔细想一想,北京作为13亿中国人的首都,和世界许多都城或大城市相比,最缺乏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设施是现代化的城市观光车,而这一国际化的设施早已在许多国家的实践中证明是成功的,有效的,深受大众欢迎的。人们经常提起,在北京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公共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是个短板,这些设施的供给不足、体系不完善是造成北京一日游中“黑车”、“黑导”顽疾久治难愈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在30年前北京不少学者多次建言尽快开辟国际流行的城市观光车线路,国家主管旅游的领导也曾有明确的批示,北京有关部门也曾做过多次尝试,然而,多是昙花一现,不了了之,致使时至今日,这一体系依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明白建设这一体系的意义所在,因此,也没有真正下定决心把这件事做好。

到目前为止,城市观光车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和旅游发达国家的城市都有了这一体系,其设备与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总部设在伦敦的世界著名BIG BUS公司的品牌“大巴士”已经在世界16个著名城市运行,其中包括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华盛顿,法国的巴黎,阿联酋的迪拜和中国的香港和上海。大多数城市观光车都是由当地政府直接开发、管理和经营的,因为它的基本功是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务设施,旨在最大满足大众旅游者城市观光的需求。当然,有的地方是由企业经营的,但是绝大多数是专营,严格按照政府明确的功能与规则进行运营。从世界各地运营的城市观光车来看,运营线路是精心设计的,既考虑城市交通总体网络的设计和现实公共交通流量变化,又突出考虑城市旅游景观的布局,很多大城市还设计出不同主题的多条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兴趣;运营车辆突出乘客的观光需要,设计了便于观赏街景大窗户的观光车和双层敞篷式观光车;在实际运营上,既有全程不落地的游览车,也有在沿线站点随时上下的游览车,但都是采取单一票价或者专门的限时(24小时或48小时不限次数)使用卡,并在全程多点销售;在服务上,有的是全程有导游现场解说,更多的是多种语言自动录音的导游服务。城市观光车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城市典型景观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感觉,以便未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再去选择游览,这对初次来到一个城市的游客最为方便。这样的公共交通设施不仅为游客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同时也能提高交通工具有效而充分的利用,减少城市交通和排放的压力,因为它的线路设计尽量利用闲置道路资源。由于城市观光车价格低廉,城市普通居民也可以利用。很显然,现在的北京铛铛车还很难发挥这个功能,从目前运营的铛铛车车辆设计来看,只是突出了观赏或仿真效果,而忽略了游客游览的需求,车型和座位的设计基本上还是交通车的模式,面向车内的座椅设计让游客难以观赏街景或拍照。目前铛铛车运营的只有一条环线,也只是关注了历史遗址或风貌,似乎没有体现现代北京的新面貌。

人们注意到,相关的报道中曾经提及,有关管理部门表示“未来还会研究其它线路,提升车辆现代服务能力”,但愿这个“未来”不会太远,而且,“其它线路”要更多地从大众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角度去认真设计,不要老是停留在城市形象的点缀上或只满足当地人怀旧的情怀,更要考虑北京之外、中国之外的游客兴趣。其实,稍微留意一下,现在国际上在城市观光车的设计、运营管理方式等方面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甚至,像许多国际城市那样,直接引进现有的国际著名品牌的城市观光车也不失是一个好选择,只需根据北京的特点进行简单的调整就可以运行。总而言之,这件事情不宜再花很长的时间去“研究”了,要努力加快北京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国际化的速度,当然,这也不仅仅限于城市观光车这一个体系。更何况,北京作为首都,也应当在这些领域为其它城市做好榜样不是。

 

作者:张广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创始人,名誉主任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