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5.jpg 1.jpg 4.jpg 3.jpg 2.jpg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刘德谦:科学旅游观是改革发展的强大推力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树立科学旅游观,目的是以创新的发展理念促进全国各有关部门对旅游业改革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发展方式,以确保未来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推动我国旅游业的更大发展。

2004年中央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旅游业也像其他领域一样,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应该说31号文件提出的树立科学旅游观和其下四部分18点部署意见(加上树立科学旅游观部分,一共是五部分20点意见),正是对这些年来我国旅游业改革发展经验的凝练与提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31号文件中,树立科学旅游观所包含的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正好体现了这四句话所概括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方面,31号文件明确地指出了旅游业服务于全体国民的目标: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不仅把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更加具体,并且在其下的部署中,又以假日制度的安排,以市场供给和公共服务的优化,作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保障。文件提出的到2020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的指标,也意味着强调旅游在民众中的普及意义。

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发展方向上,31号文件强调了可持续全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强调了政府依法、企业守法、游客文明旅游的一致性,强调了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彼此结合,同时还明确地提出了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要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而在文件随后四个部分的18点意见中,更与树立科学旅游观配合做出细化的部署安排,从而保障了旅游业科学发展这第一要义的落实。

这里,笔者想就文件的现实感再谈3点体会:

其一是关于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最近几年,学界有一个观点正在影响着业界和管理层的认识,那就是认为中国旅游正面临着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

笔者认为,这些年我国旅游消费发生的变化应该概括为中国百姓的旅游需求,正在从此前过于偏重观光向着包括观光在内的多样化的休闲旅游转变。这里需要正确认识观光、休闲、度假3个概念。无论什么时候,观光旅游都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当于国际概念中度假地旅游度假旅游,其实只是休闲旅游的一部分。3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这对于推进中国旅游的全面发展,对于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其二是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业原本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门类比起来,31号文件之所以再一次发出对集约节约保护的强调,不仅是防止资源能源浪费和防止生态破坏的警钟,更是对旅游业发展克服粗放经营的指引。所谓集约,主要是指生产活动中对集聚性原则的贯彻,对生产要素集聚性的配置,以期摈弃粗放经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正面效应的最优化。如近几年一些地方乡村旅游综合服务区和旅游集聚区的建设,就是走向集约型开发的一个实例。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旅游用地的问题。这些年来全国各地森林旅游、地质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土地的复合利用的基础上的,这不能不说是集约型开发的一个很好的探索。然而,这些年来旅游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土地不足的制约,所以这次31号文件特地安排了优化土地利用政策一节。其中在提出要充分考虑旅游用地的合理需要的同时,并提出了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石漠化土地进行旅游开发,这也正是落实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

另外,也有少数文化旅游区的开发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在国家发改委正式叫停主题公园变相圈地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房地产商以文化旅游区的名目向地方政府低价拿地的问题。尽管前几年东部华侨城和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但是这样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或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及其与房地产结合)的项目并不是在全国各地都可以效仿的。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认真对待以文化旅游区的名目的大片土地的被圈用。在这样的态势中,31号文件关于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就更有其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三是笔者对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这一指标的认识。就我国居民在境内旅游总消费而言,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我国居民境内旅游总消费(即国内旅游收入)为26276亿元,也就是说按照31号文件的预计,从201420207年间,我国居民境内旅游总消费将要增长109.3%,所以包括今年在内的以下7年,只要继续努力,每年只需递增11.1%就可以达到。(低于九五十五”10年间我国居民境内旅游消费年均增速的14.4%;低于十一五期间的18.9%;也低于十二五3年的27.8%。)

九五规划末期的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率是0.6次;在十五规划末期的2000年,是0.9次;在十一五规划末期的2005年,是1.6次。所以,31号文件将十三五规划末期2020年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定为4.5次,的确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目标。虽然在这一指标中,也意味着出游人数增长将略低于旅游总消费增长的规律仍然存在,但若要2020年我国居民出游率从2013年的2.4次提升到4.5次(年出游人数将超过61亿人次),则人均出游率还需要增加2.1次才能实现,这将大大超过前一个7年增加的1.4次的水平。

由此看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的确是把旅游业对人民福祉的关注,把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提升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作者:刘德谦,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转自2014年10月13日中国旅游报)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