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太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本无暇提及此事。方才偶然看到不知情的老朋友微博上转发了此文,且很尊重知识产权地署了“出处”,读者甚众,传播甚广。让我觉得的确有必要澄清下此事了,否则原创者自己反倒有成为剽窃者的嫌疑了。
2014年8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微信(微信号casstrc)上发布了《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八个特征》一文,并在文末署有中心课题组成员名单。此文节选自2013年底我和我的团队为九寨沟所做的某项研究的前期成果,文稿历经多次修改。深感此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希望借助微信与旅游界同仁交流、求教。文章发出后,很快就在“贾云峰”微信看到了。令人遗憾的是,转载者去掉了我们的署名(似乎也替换了配图)。
网络的发展,让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也便利了某些不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为。一个强调创意、创新的行业和企业,还是要对别人的创造性劳动有起码的尊重吧。
以下为原文,特贴在此,以正视听。
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八个特征
随着中国旅游业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目前不少省份提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到底什么是“世界旅游目的地”,作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究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在此提出浅见,供各方讨论。
我们认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应该具备如下八个方面的特征。
1、品牌建设:全球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应具有世界性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品牌辨识度高,品牌形象突出、个性鲜明,品牌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均充分彰显其资源、地域和文化特色,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强的辨识度;其二,品牌知名度高,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知,在同类型旅游目的地中处于世界前列,为全球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所熟知;其三,品牌美誉度高,在全球主要目标市场中被高度认同、欣赏和信任,在全球旅游业界获得较高赞誉;其四,品牌忠诚度高,在全球拥有一定规模的高忠诚度顾客和行业合作伙伴。
2、市场结构:多元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应具有多元化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客源地域的多元化,即不仅能够吸引本地区、本国、本区域游客,而且对全球其他区域的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区域性客源可能居于主体地位,但跨洲际的客源应占有相当比例,且不断增长;其二,游客组织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线路安排、服务管理、接待设施既能满足团队游客需要,更能适应不断增长的散客旅游者的需要;其三,游客目的的多元化,除了吸引一般观光游客外,世界旅游目的地还能吸引度假、养生、会议、商务以及各种特种旅游者。
3、业态发展:多极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的业态发展应呈现多极化特征。各种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资源吸引型和城市依托型。城市依托型旅游目的地本身就是多业态支撑的,而在资源吸引型中,不管是海滨海岛型、山地自然型、历史文化型或者是生态与民族并重的复合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在其从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向世界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以观光为基础吸引,以景区门票为发展起点,通过丰富休闲度假、深生态旅游、深文化旅游、民俗艺术、娱乐表演、商务会展、疗养保健等产业形态,最终构建出相互补充、立体互动的多级化产业发展体系。
4、旅游服务:精品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服务应体现精品化特征。具体有如下四个重要支撑:其一,精益管理。精益管理要求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采用“精益思维”,即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其二是精致产品和精心服务,即能够向旅游者提供最精致的旅游产品和最精心的服务,从而使游客获得便捷、愉快、独特的旅游体验。其三,精准营销。所谓精准营销就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新式媒体,将营销信息推送到比较准确的受众群体中,从而既节省营销成本,又能起到最大化的营销效果。关键在于如何精准的找到产品的目标人群,再让产品深入到消费者心坎里去,其中新媒体的应用极为重要。其四是精确标准。不管是精益管理、精致产品、精心服务,还是精准营销,实际上都是建立在产品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之上,而且都需要广泛采用各种新技术。
5、综合效益:最大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效益应实现最大化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其旅游发展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且能为促进当地社会发展、文化保护、社区发展、生态保护做出重要贡献,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其二,其旅游发展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有机协同,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循环,从而确保该旅游目的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6、社区发展:包容性。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发展应体现包容性特征。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通常都建立在充分关照当地民众需求、确保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一般而言,惟民富、民享、民乐之地,方可成为真正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因此世界旅游目的地一般均采用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理念,倡导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使得旅游收益以较为公平的方式惠及广大民众,使其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不断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当地社区的被排斥感和不公平感,使尽可能广泛的社区群体公平受益,并和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拥有共同的发展远景,保持协调一致的发展步调,共同推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和社会经济全面进步。
7、区域带动:辐射性。世界旅游目的地应具有较强的区域带动辐射作用。旅游业本身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带动性和辐射性,因此不管其自身体量大小,世界旅游目的地对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都是极为明显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不仅能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带动性还将辐射到更大范围,促进所在区域的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的更加完善。
8、综合管理:一体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管理应呈现一体化化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管理方面,世界旅游目的地一般均建立了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除了紧密的公私伙伴关系(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外,更构建了政府-企业-社区深度合作、多方协商的良好机制;二是在行政管理方面,世界旅游目的地通常都在不同层级政府、政府不同部门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构建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沟通通畅、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课题组
宋瑞、吴金梅、金准、赵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