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5.jpg 1.jpg 4.jpg 3.jpg 2.jpg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 权威发布 > 旅游绿皮书
《2005旅游绿皮书》新闻发布会

4月26日上午,《2005年旅游绿皮书》发布会暨2005年中国旅游旅游发展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论坛发布了《2005年旅游绿皮书》,分析了当前我国旅游的十大热点问题,并对2005年以及未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研讨。绿皮书近日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

绿皮书指出,出境旅游新突破、港澳“自由行”火爆、区域旅游合作掀高潮、“红色旅游”应运而生、“嘉年华”搅动城市旅游、遗产保护与利用之争、外资旅行社进军势猛、经济型饭店蓄势待发、旅游行政管理新变革和旅游集团竞相重组等十个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旅游业的热点和特征。

热点之一:出境旅游新突破

2004年是我国出境旅游最具突破性发展的一年:9月,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向中国开放,中国人赴欧旅游团成行;6月,非洲数个国家开放,10-11月,南美国家相继开放,12月6日,中美签订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12月中国公民德国自由行开始。2004年中国出境旅游不仅目的地和出境人数迅速增加,而且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6月以来,中国政府高层领导人(包括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直接参与谈判或出席有关协议的签订仪式十多次,其规格之高、频率之多前所未有。特别是中美两国协议签署的签署表明,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大国也不得不开始考虑接纳中国旅游者,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这必将在国际社会上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

对于未来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我们认为要注意:一是及时调整出境旅游政策。要合理评估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影响,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中国出境旅游的相关政策。二是要对出境市场及时进行规范,特别是要防止在亚洲一些地区出现的价格过度竞争等问题蔓延到欧洲等其他新旅游目的地。三是关注“赌博”活动可能给出境旅游带来的影响。四是提高出境旅游者的保险意识,完善旅游保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分散出境旅游活动中的风险。

热点之二:港澳“自由行”火爆

2003年1月1日,CEPA开始实施,到2004年7月1日止,共有32个内地城市的居民可以“个人游”身份赴港澳旅游。

港澳个人游的开展之所以如此火爆,原因之一是,这种旅游形式恰好契合了中国内地居民自助游的新时尚;其二是港澳近在咫尺,既无语言障碍,又无文化隔膜,现代化都市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最适合自助出游;其三是市场潜力大。“个人游”推行后,内地游客的增加,不仅给港澳地区带去直接的外汇收益,还极大地带动了航空、酒店、零售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复苏,为港澳经济的振兴与繁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港澳个人游也加剧了内地旅行社的竞争,竞争激化导致的价格战使旅行社的利润空间更小,手续的简化无疑将使港澳游的利润进一步下降。

可以肯定地说,2005年随着港澳“自由行”市场示范效应的扩大,以及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开放,港澳游将更加火爆。另外,港澳“自由行”这种新的出境旅游模式将会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会扩展一些新的目的地。

热点之三:区域旅游合作再掀高潮

长期以来,地方保护主义在旅游发展中比较普遍,区域合作虽多次提出,但进展缓慢,收效甚微。而随着区域经济联系、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和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希望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有效整合资源,谋求共同发展。2003年到2004年期间,从《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宣言》的签署到《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制定,再到 “5+1”大西北旅游合作圈构想的提出,区域旅游合作问题在全国得到了极大的推进。

从合作框架的设立到具体措施的出台,与过去相比,目前的区域旅游合作已经越来越实。对于未来,我们需要注意,第一,要打破长久以来形成的政策壁垒和地区封闭局面,会是一个艰难而长久的过程,因此区域旅游合作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一些问题的解决,可能远远超出了旅游管理部门的权限和协调能力,需要更高层次的介入。第二,区域旅游合作,除了政府推动以外,更需要企业的积极性,否则合作也只能写在“宣言”和“备忘录”上而不会转化为有关方面的具体行动。

热点之四: “红色旅游”应运而生

“红色旅游”一词由来已久,而2004年则是这一特种旅游产品红遍全国的一个重要年份。2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期间,上海、北京、江西等省市签署了《郑州宣言》,拉开了红色旅游热潮的序幕。12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和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制订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红色旅游”的推出受到了各级政府和业界的积极反响,有关省市和地区在积极规划,打造精品线路,展开了规模宏大的促销宣传活动,可以预计,这对全国的旅游业发展是个很大的促进。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我们需要注意,应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开发产品,同时要开发适合海外旅游市场的红色旅游产品。

热点之五:“嘉年华”搅动城市旅游

嘉年华这个概念和娱乐形式是个舶来品。2004年,从沈阳到北京、成都、上海,“嘉年华”成为搅动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力量。特别是7月,投资1.2亿元的北京环球嘉年华,在短短52天里创造了101万的客流量,并引发了,"嘉年华"热潮在全国的掀起。嘉年华的独特运营模式——移动性、专业性、弹性消费、强势品牌具有重要的市场示范意义,对国内游乐园和主题公园提出了挑战。也为中国人引入了一种新的娱乐概念。对于嘉年华的发展,我们认为,需要冷静客观看待,并及时总结经验。

热点之六:遗产保护与利用之争

2004年,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的世界遗产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平遥古城的南门城墙突然坍塌、故宫等北京六处世界文化遗产门票涨价,这一系列事件再次使得“世界遗产”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展开了大讨论。

从1985年我国签署“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和1987年第一批六处遗产地登录《世界遗产名录》以来,目前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地名录的遗产地总数位居世界第三。2004年的这些事件以及围绕其展开的新一轮大讨论,对于我们客观地看待 “申遗热潮”、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世界遗产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同时又是发展中大国,遗产保护负担巨大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依然存在,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而脆弱的世界遗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它已经无法再停留在呼吁、讨论和等待之中。

热点之七:外资旅行社进军势猛

2004年7月全日空国际旅行社(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8月由澳大利亚福莱森特(Flight Centre)有限公司和中国康辉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的福莱森特康辉国际旅行社在北京宣布成立,随后格里菲(GTA)集团进军中国,锦江国际BTI商务旅行有限公司成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多数已经开始进驻中国,特别是2004年外资旅行社对中国实质性的进入已经开始,并体现出进入地点扩散、投资方实力雄厚、经营业务范围各异的特点。对此,国内旅行社必须考虑审视自身的发展战略,同时中国的旅游经营商也要做走出去的谋划。

热点之八:经济型饭店蓄势待发

2004年1月,法国雅高集团的“宜必思”(Ibis)、国“速八”(Super 8)、洲际饭店集团的快捷假日等纷纷进入中国大陆,而本土两大经济饭店品牌“锦江之星”和“如家快捷”也竞相加大扩张步伐。经济型饭店有市场需求大、投资相对较少、回收期短等优势,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但经济型饭店的发展不要盲目追风。

热点之九:旅游集团竞相重组

2004年4月首都旅游集团公司、新燕莎控股公司、全聚德集团公司重组,11月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与中国免税店总公司合并重组成立中国国旅集团公司,不久中旅集团宣布与中国旅 游商贸服务总公司合并重组。2004年旅游集团的重组,表现出重组层次高、重组力度大、着眼于战略调整等特点。面对中国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和不断的扩大和改组,我们认为,要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进入”与“走出”的关系以及 “退出”与“强化”的关系。

热点之十:旅游行政管理新变革

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行。《行政许可法》发布之后,除了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做出整改意见,地方政府和地方旅游管理部门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调整了思路,强化了依法管理。当然,《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刚刚开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政府管理部门一样,对这一新法律还有一个认识、适应和调整过程。特别是涉及部门利益和权利的变革,实施这一法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些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还会有惯性,也可能存在反复,因此,需要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力量的监督。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